筑巢奖:匠心重塑中国版“普利兹克”

——七年蜕变 房天下不只是见证者 更是亲历者
2016-05-03 15:53:00  房天下 王丽君 孔雪丽  收藏  打印  字号:T|T微信分享
[提要]2009年,在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还在各自为战的时候,“筑巢奖”耀世诞生。作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房天下有幸成为筑巢奖早的见证媒体,并亲历了它的七年蜕变之路。2016年,走过七年之痒的筑巢,从零开始,再次扬帆起航,致力打造更加国际化、专业化的中国版“普利兹克”。

2009年,在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还在各自为战的时候,“筑巢奖”耀世诞生。作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房天下有幸成为筑巢奖早的见证媒体,并亲历了它的七年蜕变之路。我们看到,随着“筑巢奖”的成立,中国室内设计师不仅有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更是早实现了中国设计与国际的密切接轨。经过七年六届的发展和沉淀,筑巢奖共得到三万人次,近四万件作品申报,成为中国室内设计领域规模大、品质高的赛事,更是被誉为中国室内设计界的“奥斯卡奖”。2016年,走过七年之痒的筑巢,从零开始,再次扬帆起航,致力打造更加国际化、专业化的中国版“普利兹克”。

从“奥斯卡”到“普利兹克”全新国际舞台助力中国设计


延伸阅读:
筑巢奖走向国际 打造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普利兹克”奖

重新出发的第七届筑巢奖,在组织机构、评审制度、评委构成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师联盟(IFI)的加盟,是筑巢打造“普利兹克”级别的国际级奖项的利剑,作为国际行业组织,IFI有着的国际资源,这为境外设计师与中国青年设计师同场竞技提供了可能。真正让筑巢脱胎换骨的是对自身“体制”的动刀,第七届筑巢奖一改过去六届官方主办的传统,彻底变革为国际赛事中惯用的“组委会制”,以避免一方机构主导造成的权力话语集中,杜绝企业的商业影响。


延伸阅读:《第七届筑巢奖手册》正式下发 作品征集全面启动

从参赛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筑巢奖放弃过去大而全的参赛范围,定位更精准,从参赛制度上做了三点“瘦身”:参赛年龄首次限定在45岁以下人群,专注为青年设计师提供更多成长机会;奖项类别增加了小户型和养老保障性住房设计,注重住宅设计,关注“人居空间”;彻底告别方案类作品,只征收工程类作品,关注设计价值落地,含金量更高。此外,首次研发并推出的线上评审系统,更是体现了筑巢奖组委会“互联网+”的全新思维模式。

回首筑巢七载荣光 社会责任的忠实履行者 


延伸阅读:
孟也:设计梦•筑巢奖•成才路•大咖说

自成立之初,筑巢奖就将“专注于培养和提升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才华与实力,致力于解决人居环境功能问题并创造人居幸福感”奉为自身的使命。无论是筑巢奖本身,还是践行“筑巢是一种信仰”的“筑巢•国际设计游学”项目,筑巢集团都为助推中国青年原创设计力量,促进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七年来,筑巢为行业挖掘了数以千计的设计人才,数万件作品通过筑巢平台得以传播,更有不少设计师通过筑巢的平台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蜕变。曾为 、 等明星设计私宅的著名设计师孟也,是两届“筑巢奖金奖得主”。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如今的业内大咖,筑巢奖对他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通过筑巢奖孟也“设计大咖”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也使他追求自我设计的理想得到了升华。

 
延伸阅读:“2016中意文化交流”新闻发布会

2016年,筑巢又引进了“美术学院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高级研修班”、 “设计艺术与空间规划国际硕士班”、“文化艺术之旅”以及为广大设计师开拓设计视野、激发设计创新的“筑巢论坛”,与“筑巢•国际设计游学”一起组成了五大中意设计学术交流项目,形成了“国内研修设计理论、国外开拓设计思路,再到筑巢论坛解决设计问题”的一套完整的设计师个人成长培养体系,为设计师打通了一条通往国际舞台的绿色通道。 


延伸阅读:“筑巢奖”作品连续三年亮相米兰

2014年,第四届筑巢奖金奖作品首次在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展出,也是中国在这一意大利高设计殿堂的首秀。随后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期间,第五届金奖作品展亮相国际室内设计高殿堂意大利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今年4月,暌违二十年之久的米兰三年展华丽回归,筑巢奖第三次携金奖作品亮相米兰。在开幕式上,米兰理工设计学院院长表示“筑巢奖的作品如果不在米兰展出,我们无法想象得到中国的室内设计水平已经如此之高。”该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筑巢奖带领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意义所在。

房天下7年见证 共同推动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

就在筑巢作为一颗新星崭露头角的时候,房天下敏锐的嗅到了其在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即将迸发的力量,作为一个从届开始关注的媒体,成了筑巢奖早的见证者。从跟随首届筑巢设计师踏上“筑巢之路”,到每年一届的房天下家居筑巢论坛,每一届的巡回系列报道,以及每一位筑巢设计师的采访,房天下始终用陪伴见证着筑巢的变化。


 延伸阅读:“筑巢之路”欧洲艺术文化设计之旅系列报道

从2011年的战略合作仪式上,以“思变•筑巢”为主题,双方探讨家居行业的新价值主张开始,之后的每一年,房天下都会携手筑巢,就当下中国室内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呼吁业界关注原创设计,助力筑巢奖提升行业影响力。对每届筑巢奖的跟踪报道中,房天下都会对参加和关注筑巢奖的设计师进行采访,截至目前,共有超过800名设计师在房天下上留下风采,他们对筑巢的建议,也成为推动筑巢发展的重要因素。


延伸阅读:往届房天下筑巢论坛回顾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

据房天下后台数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以“筑巢”为关键词的新闻报道累计4000多篇,20余万的业主和业内人士通过房天下了解到了筑巢奖,相关报道也为房天下贡献了近百万的浏览量。通过这些数字,我们不难发现,在房天下和筑巢奖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设计,关心自身居住环境的提升,这也是双方从需求的角度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见证。(文/房天下 王丽君 孔雪丽)

房产资讯排行榜
装修设计排行榜装修公司排行榜
装修论坛排行榜更多>>
热门百科词条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装修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