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2013-08-08 09:00:00  房天下设计师频道   收藏  打印  字号:T|T微信分享
[提要]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在国际大型项目中多次中标。但他的设计也多次出现问题,尤其坍塌等安全问题和设计中的能耗巨大浪费问题为主。

曾有记者私下抱怨说保罗·安德鲁“几乎不笑,严谨得像个德国人”。媒体通常都会为这位建筑大师的寡言而头痛,对他的评价不是“格外矜持”就是“傲慢无礼”。

“怎么会严肃,他很浪漫的!”听到媒体对保罗·安德鲁的印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章明显得很吃惊,“你们知道吗,每次在完成一个设计时他总会配上一首小诗来表达他设计的理念。”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多市的Caudéran),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他很善于通过文案推销他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大型项目中多次中标。但他的设计也多次出现问题,尤其坍塌等安全问题和设计中的能耗巨大浪费问题为主。

保罗·安德鲁30岁时获得国家建筑师文凭,以后一直在巴黎机场公司工作。多年来,安德鲁的作品遍布各国:与人合作的法国巴黎“新凯旋门”德方斯的大拱门(theGrandeArcheatLaDéfense,作为JohannOttovonSpreckelsen的助手)、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终点站、中国广州新体育馆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的还是飞机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机场、埃及开罗机场、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机场、日本大阪关西机场、文莱机场、中国三亚机场等等。其中的杰作是巴黎戴高乐机场及上海浦东新机场。他曾荣获许多国际建筑大奖。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东方文化

 

安德鲁的设计风格简约、现代,他主张建筑应走向未来。他的建筑灵感来自于他游历中的感受与灵感,他把它们运用在不同国家的建筑中,让人们感受到建筑中异域风情的元素。他30岁获得国家建筑师文凭后作品已遍布各地,尤其对大型机场的规划和设计,虽然他设计的戴高乐机场2号航站楼的坍塌事故,曾一度引起争议,但使用了30多年后的戴高乐机场,仍被人们誉为“有着高品质的完成度和撼人心魄的感染力”。

实现设计梦想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在保罗·安德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里,摆放在一个约一米见方的白色模型——这是最初设计国家大剧院时的定稿模型。“大剧院的真正设计灵感是来自于一颗非洲的种子。”安德鲁表情认真地说,他很喜欢这个躺在角落里的模型,虽然现在已经裂开了,但他还是会一直保留着。因为这是他亲手制作的,连同外壳上的线条也是他一条条贴上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实现了我的设计梦想,除了大剧院的整体设计之外,连同内部的每一块大理石地砖、甚至座椅的布料都是我亲手设计挑选的,我完成了的一切。”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在中国完成了一个耗时8年的工程后,安德鲁的中文程度依然只停留在“你好”、“谢谢”、“再见”的程度,这虽然很可惜,但语言的隔阂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完成国家大剧院的工程。国家大剧院工程时间很长,那个时候质疑的声音远远高于支持的声音。这座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南的庞然大物似乎从建筑方案公布之初就因为“未来感”的设计特色招来不少的争议。据说,在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上,主办方曾提出三个设计原则:一看就是一个剧院,一看就是中国的大剧院,一看就是天安门的大剧院。显然来自安德鲁的设计:一个漂浮于水面上半玻璃半钛合金覆盖的椭圆形建筑物无一符合主办方的设计要求。不少人评论说,这个过于现代的建筑站立在被古典风格建筑包围的天安门广场上尤为突兀。更有人不无嘲讽说这个国家大剧院就好像是安德鲁在北京城“煎了个大荷包蛋”。

8年间,安德鲁无数次地亲临现场,对建筑的每个细部都了如指掌。不过,对他来说次作为普通观众前往国家大剧院的经历依然充满新奇。“那是一场芭蕾舞表演。”安德鲁对当时的情况依然历历在目:他坐在一群普通观众中间,也许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正是这个外国人设计了国家大剧院;他当时左看看、右看看,简直与普通观众没两样,“我感到又高兴,又轻松,8年以来,我次感到如释重负。我当时的念头是,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享受它了”。


戴高乐机场事故 舆论矛头对准安德鲁

2004 年5 月,国家大剧院工程紧张施工期间,戴高乐机场航站楼发生塌陷事故再次使安德鲁处于舆论的。安德鲁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自己次听到关于戴高乐机场发生塌陷事故时的情形。“一个记者直接打电话给我,很严肃地质问我知不知道机场出事了,问我怎么看。”他说,流露出一点无奈的神情,“我大吃一惊,为了机场的事,也为了他的无礼。我问他,你知道你要找谁吗?记者说,我就找你。整个过程实在有点滑稽。”在国内,这种情况也是一样。人们尚来不及搞清楚戴高乐机场坍塌事件的真正原因就开始担心起国家大剧院的工程是否会有问题。章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曾在安德鲁的巴黎室工作过一年,当时被称为是安德鲁的中国学生。戴高乐机场出现事故后,有一段时间里章明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基本上的情况就是我24个都在接手机,一遍又一遍被要求回答关于戴高乐机场和国家大剧院的问题。”章明无奈地说。“当时戴高乐机场出了事故,不少媒体都把矛头对准了安德鲁其实是不公平的。稍微懂一点建筑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身份是建筑师,他所负责是设计规划,并不是保证施工质量。”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潘玉琨这样评论。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安德鲁设计的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

 

安德鲁本人则早已对一切评论都看得开了:“我其实不太在意人们到底是怎么评论我的。有时候,你所需要做的是坚定自己的理念,你要时刻知道什么是你要去做的,否则你很快就会迷失”。

在保罗·安德鲁看来,建筑师都是自己作品的服务者,不是服务于出钱买作品的老板,而是服务于每一位建筑的使用者,正是这样一种原则,让他对很多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饱受争议的设计项目

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作品举不胜举,但是从被称为生涯力作的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到中国人最熟悉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他的作品总是引人眼球却伴有争议。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

 

他曾经于1967年负责规划建设了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位于Roissy)。2004年5月23日,2E侯机厅天花板坍塌,造成四人死亡。2E侯机厅落成于2003年,是安德鲁在Roissy完成的第七座候机大厅,一度被誉为他的胆的设计之一。质询委员会认定坍塌归咎于各种技术原因及设计上缺乏安全考虑。安德鲁则指责坍塌是建筑公司的不合格施工所致。2004年9月28日,另一个安德鲁设计的候机厅迪拜国际机场第三候机厅于建设中坍塌。安德鲁设计的上海东方艺术,们在对其国际一流的演出设施表示赞赏之时,直指设计上存在诸多“能耗漏洞”。简简单单的一道外门与开阔恢宏的大厅直接相连,虽然体现了设计者“令人眼前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但中间空气没有任何隔断,形成了一个导风口和引流口,导致屋内设计温度达不到要求。大厅里的空调出风口竟然全都面向玻璃幕墙,并不直接吹向大厅。他们得到的解释是,这是为了防止室内外温差使玻璃幕墙冷凝结露,影响建筑的通透和美观。据介绍,由于东方艺术内的音乐厅、歌剧院和演奏厅的内部空间全部相通,如果只是一个小演奏厅有演出,艺术宁愿不演,因为的空调都开起来,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装饰东方艺术内墙的陶瓷挂片多达15.8万片,处达14.8米,如果全部擦洗一遍,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4700块玻璃幕墙“外罩”,每洗一次需要4万元。

 

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总是引人眼球却备受争议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更令人震惊的是,曾有人把同样是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的额折合到6000个座椅上,每个座椅75万元。据测算,国家大剧院每年维护成本要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举例说,因为建筑师的一个设计漏洞,一个剧场要演出,四个剧场的空调都要全开。这样算下来,大剧院正常演出情况下,一天的空调费要10万元。相比之下,本站曾介绍的安德鲁的另一耗能杰作上海“东方艺术”,仅耗资10亿,一年电费近千万,竟是小巫。

房产资讯排行榜
装修设计排行榜装修公司排行榜
装修论坛排行榜更多>>
热门百科词条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装修家居]